全國個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園區;全國首家試行“項目準入制”,打造產城融合生態宜居科技新城;全國首推“創通票”,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創業……一次次先行先試,一個個創新妙招,天津高新區通過創新驅動發展,構筑了一個高新技術企業發展的良好生態。
多年來,天津高新區以增強自主創新動能為主線,以高水平環境建設為保證,以體制機制改革為動力,構建了以企業為主體的研發體系,實踐了三級孵化的創業體系,推進了支持創新的服務體系,搭建了多層次的產學研體系,建設了產業創新集群,通過打造區域特色品牌,不斷推動產業結構向高端、高質、高新化發展,向著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產業創新中心不斷邁進。
堅持創新驅動實現倍增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天津高新區始終堅持創新驅動發展,緊緊抓住歷史性窗口期的重大機遇,瞄準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建設定位,創新發展、持續奮斗、砥礪前行,經濟總量實現倍增發展,創新實力進入全國前列。
2016年,天津高新區地區生產總值突破1500億元,工業總產值1821億元,一般預算收入突破百億元,分別是2010年的5倍、6倍和6倍,主要經濟指標增長連續60多個月在全市名列前茅,經濟總量由全市第八躋身三甲,用占全市1/120的土地資源創造出占全市1/12的經濟總量。2017年上半年,工業總產值實現915億元,地區生產總值795億元。在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天津高新區科技型企業總量、上市企業數量、有效專利等重要科技指標,均比全市平均水平高出兩到4倍,成為天津市的一張亮麗名片。
不斷完善生態構筑產業集群
走進天津高新區你會發現:以國能新能源汽車、艾康尼克、力神電池、濱海光熱、輪轂電機為代表的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車,以飛騰、麒麟、曙光、360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以卡梅隆佩斯、歐劃影業、中文在線為代表的文化創意,以及以華海高圣、天偃科技、弘羊生物等為代表的大健康產業等千億級產業鏈條正在這里加速形成。
這么多的大企業向這里聚集絕非偶然。正像一些專家所言,這與該地區的招商引資和良好產業生態有關。據了解,多年來天津高新區不斷完善產業生態,構筑企業創新創業發展的政策環境和服務環境。他們以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為核心,以聚集龍頭企業、培育產業生態為抓手,在全球范圍內集聚高端項目。
今年8月28日,天津高新區與全球領先的石墨烯研究機構——英國國家石墨烯研究院簽署合作協議,將在天津成立石墨烯工程技術中心,雙方進行5年總預算為1000萬英鎊的研究計劃。英國國家石墨烯研究院主任弗拉基米爾·佛柯說:“我去過中國很多城市,天津高新區給我留下的印象深刻。這里有非常良好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環境,有整車企業、有配套的零部件企業、有研發機構、有金融等服務機構,這對于把實驗成果轉化為技術產品是非常有利的。”
綜觀天津高新區互聯網產業,集聚了高端服務器、操作系統、集成電路、基礎數據庫、互聯網信息安全等企業,目前已形成了完整的國產自主可控產業鏈。2016年12月,全球首款億級并發云服務器系統在天津高新區曙光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正式量產,標志著全球云計算基礎硬件設施進入全新時代,通用服務器并發步入“億”級。2016年12月,天津飛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研制成功飛騰FT-2000/64芯片標志著我國已經全面掌握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性能微處理器芯片設計的核心關鍵技術,我國國產高端芯片開始具備大批量產業化應用的能力。
作為首批國家級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天津高新區實施“文化+科技+金融創新”的創新機制,目前已擁有文創企業近1600家,文化及相關產業占GDP比率超過5%。依托國家影視網絡動漫實驗園、國家影視網絡動漫研究院、智慧山創意產業基地、渤龍湖視覺工業大道等產業發展載體,匯聚了卡梅隆·佩斯中國集團、歐劃影業、磁石云、中文在線、今日頭條、神界漫畫等一批具有帶動性、示范性和原創性的科技文化產業。天津高新區相關方面負責人告訴科技日報記者,未來3年內這里將力爭形成超千億的影視文化產業鏈。
近年來,天津高新區一直把大健康產業作為未來的主導產業進行布局運作。為了使大健康產業的布局更加合理化,早在2014年,就率先成立了遠程醫療協會“天津市遠程醫療協會”,用以推廣宣傳遠程醫療知識、建立國際合作模式、推動科研成果轉化和應用;坐落于天津高新區海洋科技園的中英醫療健康產業基地2016年5月已投入運營,基地功能包括再生醫學、醫療器械、生物新材料、醫療健康機器人、細胞技術服務、醫療健康公共服務平臺及技術轉化和產業化。
推出扶持政策迸發雙創活力
2014年底天津高新區獲批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借此機遇他們大膽創新,不斷先行先試,推出了一系列激發創新創業活力的政策措施。為幫助科技型中小企業解決融資難、知識產權保護難、人才招聘難、市場開拓難、政策兌現難等發展中遇到的主要問題,天津高新區于2015年6月推出創通票,包括初創服務包、高企服務包、知識產權服務包,以及新三板掛牌服務包、四板服務包等,基本覆蓋了企業創新創業的每一個階段,真正實現了“一張通票管創業”。
2016年9月,作為首批投貸聯動試點地區之一,天津高新區發布了《天津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支持投貸聯動試點的六條政策(試行)》,從信息平臺、鼓勵落戶、投資獎勵、風險分擔、信貸獎勵、企業貼息6個方面著力,針對銀行推進投貸聯動業務的難點和痛點,給予政策支持,切實降低科創企業融資門檻,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截至2016年底,天津高新區已先后與天津銀行、國家開發銀行等簽署投貸聯動合作協議,為科創企業提供持續資金支持。
2016年8月,天津高新區對外發布“獨角獸”企業(指估值達到10億美元以上爆發式增長的初創型企業)培育計劃,引起廣泛關注。首批評出2家獨角獸企業,9家潛在獨角獸企業,11家典型獨角獸種子企業,開展“一企一策”專項支持。到2020年,計劃培育獨角獸企業不少于10家,潛在獨角獸企業不少于20家,納入獨角獸種子庫企業100家,為區域乃至全市經濟跨越式發展提供強勁動力。
從推行創通票制度,到出臺投貸聯動六條政策,再到獨角獸企業培育計劃,天津高新區近幾年來在體制機制上不斷創新,有力地推動了這一區域的創新創業活力。
截至目前,天津高新區集聚科技型中小企業10191家,科技億元企業415家,高新技術企業825家,新三板掛牌企業51家,目前高新技術企業和上市掛牌企業數量均占全市總量的1/4。創新平臺加速建設,市級以上孵化器和眾創空間28家,國家級孵化器和眾創空間累計達到14家,居全市。創新能力顯著提升,市級以上企業研發機構133家,企業有效專利總數達到19038件,人均知識產權數量走在全國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