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通訊員何云霞、王同宇記者孟憲峰)融創空間位于霸州市勝芳鎮,是為推動鋼木家具產業轉型升級專門建立的眾創空間。通過家具設計的多樣化、智能化、模塊化等創新模式,和“互聯網+家具”的銷售及外貿銷售等商業模式,解決了當前家具行業面臨的樣式老化、銷售不景氣等問題。目前,眾創空間已有27家創業企業和團隊入駐,其中斯奈爾家具、云途科技年銷售收入達到1000萬元以上。依靠孵化器、眾創空間等創業孵化平臺的幫助支持,不少面臨發展困境的傳統產業成功實現了轉型升級。
借助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歷史機遇,廊坊市以眾創空間作為新興產業的“育種基地”,以孵化器作為培育新興產業的“育苗基地”,以園區作為新興產業科技成果轉化的“承載基地”,強力造環境、搭平臺、抓提升,努力打造“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區”全產業孵化鏈,全市創新環境、創新主體、創新水平、創新能力發生了可喜變化。
近年來,廊坊市委、市政府出臺了《廊坊市關于加快科技創新率先建成創新型城市的決定》等“1+4+N”政策措施,使得集聚高端創新資源的科技研發創新成果轉化引領區、京南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和環首都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帶等多重創新戰略平臺加速推進。2017年,該市被省財政廳、省科技廳評為河北省大學生創新創業試點市。
目前,廊坊已建設市級以上孵化器37家,其中國家級1家、省級14家,全省;市級以上眾創空間42家,其中國家級9家、省級8家,全省第三。截至目前,全市各類雙創孵化場地面積超過150萬平方米,聚集科技型中小企業1791家,2016年銷售收入超100億元,納稅突破9億元。此外,依托華夏“太庫”、宏泰“泰智會”先后在北京、上海、深圳以及美國、韓國、德國、芬蘭等地建立25個域外創新創業平臺,5家已入選國家級眾創空間,引進企業和孵化轉化成熟科技成果660個。
逐步優化園區承載平臺,廊坊把高新區建設作為推動全市產業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的重大舉措和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產業轉移、成果轉化的重要載體和平臺,全市已擁有國家級高新區1個,省級高新區5個,省級以上高新區總數居全省位。
堅持引進、培育兩手抓,壯大、提升相結合,廊坊相繼出臺《推進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壯大的意見》《關于加快培育壯大企業創新主體行動計劃》等政策,千方百計做大做強全市企業創新主體,市財政加大對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科技小巨人企業和規上工業企業的新建的研發機構的獎勵力度。今年前三季度,全市新增科技型中小企業893家,新增科技小巨人企業47家,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29家,增量、總量均在全省領先。
廊坊市科技局黨組書記、局長楊中秋說:“孵化器和眾創空間為越來越多的創業者和創業企業提供了平臺并提高了創業成功率。同時,在聚集高端人才、服務科技型中小企業、承接京津科技成果、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科技支撐作用。”
探索“京津研發、廊坊轉化”模式,廊坊依托各類創業平臺承接了大量京津科技成果——位于安次龍河高新區的慧谷·夢工廠,集創新創意、科技研發、成果轉化等于一體,現已引進北京、天津、廊坊創業項目47個,今年還將新增孵化面積20萬平方米,打造集“孵化+培育”為一體的孵化服務模式,重點引進京津大智移云產業類項目;百世金谷孵化器位于燕郊高新區,已有安霸生物、戎邦光電等10多家北京項目入駐;中關村軟件園(廊坊)人才與產業創新基地以“帶土移植”的模式運作,打造以中關村為核心、以企業創新能力為半徑的創新創業生態體系。
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為企業孵化、成果轉化提供了良好環境,成為穩增長的新動力、調結構的新途徑。從全市首家科技企業孵化器成立至今,共有出孵企業171家,海宏環保、同方川崎、成愚大志、宜美康等企業發展勢頭強勁,在業內具有很大的影響力。在河北省第四屆創新創業大賽暨第五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河北賽區)中,廊坊市啟航小分隊、E騰創業、海洋深度科技等26家團隊(企業)獲獎,其中80%以上的獲獎團隊和企業來自孵化器和眾創空間。
孵化器和眾創空間的發展,培養、引進、凝聚了一大批創新創業高端人才,為廊坊未來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智力支撐。據統計,廊坊全市孵化器和眾創空間工作人員及入孵企業就業總人數已達到10321人。全市66家孵化器和眾創空間中,孵化管理人員總數已達到698人,其中創業導師410人,博士以上學歷76人,碩士以上學歷254人。全市2000多家入孵企業和創業團隊中,大專以上學歷人員6787人,達85%,吸納應屆大學生創業就業人數達1196人。
“我市孵化器、眾創空間大多尚處于剛剛起步階段,依然面臨著政策制度不完善、服務水平參差不齊、信息不對稱、創客入駐率低、資金緊張等諸多問題。”廊坊市科技局副調研員趙強介紹,廊坊市將充分發揮緊鄰京津的區位優勢,加快新建一批孵化器和眾創空間,推進現有孵化器和眾創空間提質增效,積極組建京津冀(廊坊)科技企業孵化聯盟,加快實現與京津在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等方面的深度融合,推動全市科技創新,促進廊坊經濟社會向更高層次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