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千億級產業園 爭創國家級高新區
——衡水高新區搭起創新創業優質平臺
近來,衡水高新區以“打造千億級產業園、爭創國家級高新區”為統領,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通過搭建“四二一”創新平臺,著力打造輻射范圍廣、發展空間大、項目承載強的創新發展示范區。
四大創新板塊,輻射范圍廣。中科衡水科技成果轉化中心:與中科院過程工程研究所合作,啟動建設了6000平方米的研發樓、5000平方米的中試車間和綠色化工、能源材料、生命健康、節能環保四大平臺,建立了生化工程、多相復雜系統、濕法冶金3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張鎖江、張懿、李洪鐘3個院士工作站。與中科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合作,共建國際前沿的SCO2(超臨界CO2)發電裝備項目,打造中國SCO2發電產業集群示范基地,引領光熱發電技術革命。目前,15個科技成果轉化項目正式簽約,12個科研項目通過專家評審。“藍火計劃”衡水基地:與教育部合作,建設規劃占地735畝、建筑面積33萬平方米的“藍火計劃”衡水基地。目前,總投資4億元總建筑面積5萬平方米的一期工程已完工,設立高校工作站21個,與35所京津高校達成合作項目163項,為企業解決技術難題89個,儲備高新技術項目25個。京、津、石、衡創客聯盟:主導創建北京、天津、石家莊、衡水四大創客空間,整合四地創新資源,助推創新發展。目前,已有20家“雙創”企業團隊、5家研發中心、1位“”專家、179位首席專家入駐,舉辦項目路演36次,推介項目120余項,與區內企業形成協同互動。衡水藍火眾創空間被科技部認定為國家級眾創空間。潤德環境工程公司在第二屆“中國創翼”青年創業創新大賽中獲得“金翼獎”。衡水科技大市場:與市科技局合作,建設了1000平方米的科技大市場,依托線上線下平臺,開展科技成果展示、技術需求發布、技術商品交易、信息交流共享等綜合服務,促進技術轉移和成果轉化。
兩套服務體系,發展空間大。金融服務體系:圍繞科技創新融資需求,重點打造4類融資平臺。寶云建投融資平臺。成立寶云建投公司,劃撥注入國有資產,與金融機構合作,設立30億規模的產業發展基金,支持科技創新、企業轉型和項目建設。高康資本融資平臺。與高康公司、養元公司合作設立,基金總規模5億元。通過債權投資、夾層投資、PE投資、上市公司定向增發、并購重組、新三板投資等形式融通資金。“銀政通”融資平臺。與衡水工商銀行、農商銀行合作,設立10億元規模的“銀政通”業務基金,由區財政向銀行交納風險補償基金,銀行按不高于風險補償金10倍的貸款額度向區內企業提供貸款。創新投資基金平臺。以同創公司、寶云建投為出資主體,設立5.7億規模的“藍火”投資基金,為科技研發、成果轉化、產業升級和項目建設提供有力保障。綜合配套服務體系:圍繞創業需求,重點打造兩類服務平臺。中介服務平臺。依托“藍火計劃”基地,為企業開展輔導、研發、孵化、中試、量產、知識產權等全系服務;引進河北凌坤律師事務所、青島創業大學等戰略合作伙伴,作好政務代理、商務策劃、校企合作、項目管理等服務;建成國家工程橡膠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河北美創檢測科技有限公司等第三方檢驗檢測技術服務機構,為企業作好產品檢測、技術咨詢、人員培訓等服務。生活服務平臺。積極對接引進京津優質教育、醫療資源,投資270億元建設寶云生態城、高鐵商務區和水岸雅居新型社區;投資20億元建設高新區醫院、振華小學和第二幼兒園。
一個轉化基地,項目承載強。圍繞節能環保、生命科學、大健康、電子信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規劃建設占地2000畝、起步區500畝的中科衡水科技成果轉化產業園,促進高新技術產業加速聚集、集群發展。先后啟動推進了中科院新材料新能源釩鈦全系、北京金億圓生物蛋白酶、華藥大健康產業園、中美(衡水)國際生命科學產業苑、中國杭蕭綠色裝配式建筑5個百億投資(產值)項目和亞洲單體大的中國廣核(衡水)生物質液化天然氣項目。其中,中美(衡水)國際生命科學產業苑項目,已經聘請2013年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托馬斯先生為顧問,確保項目順利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