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大學邯鄲創新研究院新能源材料與技術中心揭牌。該中心將研發市場急需的儲能鋰電池及電動汽車用鋰電池、氫燃料電池混合動力系統技術,開發以石化資源為中心的相關綠色產業技術,為邯鄲培育壯大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注入動力。
邯鄲產業結構偏重,能源消耗大,調結構轉方式任務很重。邯鄲市委九屆三中全會提出,強化項目支撐、創新引領、開放帶動三大動力變革,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邯鄲發展的問題,關鍵是質量和效益問題,迫切的是抓好動力變革。”邯鄲市委書記高宏志說,經濟發展雖然迎來了穩中有進、回升向好的拐點,但產業結構重、資源消耗大、科技創新能力弱、開放度不足等問題依然突出,必須瞄準這些短板,通過強化三大動力,夯實發展基礎、提升發展質量,構建起現代化經濟體系。
強化項目支撐力,改舊育新推進結構性改革,提升高質量發展動能。邯鄲市將項目建設作為擴投資、調結構、增動能的根本途徑,今年將進一步完善項目建設“三集中”機制和“四色”管理法,擴大有效投資特別是民間投資,突出抓好總投資4375億元的310個市重點項目,建立謀劃項目庫和準備項目庫,動態存儲項目1000個以上,以優質增量做大總量調優存量。今年,該市46個項目被列為省重點,數量繼續保持全省。
突出效益、聚焦產業、補齊短板上項目,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實施“千項技改工程”,三年內完成1000個工業技改項目,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重點培育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今年出臺戰略性新興產業三年行動計劃,推進百項高技術產業示范項目,使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超過15%,推動產業向中高端邁進。“就邯鄲來講,以高質量發展引領轉型升級、綠色發展,就是要堅定不移地使經濟結構從高排放、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的老‘三高一低’,向高技術、高精尖、高效益、低排放的新‘三高一低’轉變。”邯鄲市長王立彤說。
強化創新引領力,加快建設創新邯鄲,增強高質量發展動力。為激發創新這個“動力”,邯鄲年內將出臺科技創新三年行動計劃,強化創新主體建設、創新能力提升、創新成果轉化、創新人才支撐,促進科技與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雙倍增計劃,今年力爭新增高新技術企業85家、科技型中小企業1400家以上,培育具有創新能力的排頭兵企業。加快培育創新載體,新建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工程實驗室等研發機構9家以上,新建3家省級院士工作站。加快創新動能培育,實施先進裝備制造、高性能新材料等九大技術創新專項,組建一批產學研資用緊密結合的產業技術聯盟。實施眾創空間、科技企業孵化器倍增計劃,新增市級以上眾創空間18家、科技小微企業800家。
搶抓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機遇,深化與清華、北大、中國農大、北科院等高校院所對接合作,在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在邯鄲設立分院、北京大學在邯鄲設立創新研究院的基礎上,今年力爭再增設大數據與人工智能、新能源材料、智能裝備、生命科技等5個國家級研發機構。加快科技成果轉化,設立軍民融合產業發展基金,突出抓好中船重工(邯鄲)軍民融合產業示范區、北航邯鄲軍民融合產業園,年內軍民融合企業達到50家,軍民融合產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80億元,使更多科技成果在邯鄲孵化轉化。今年,邯鄲將積極編制申報“中國制造2025”國家級示范區創建方案。
強化開放帶動力,深度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激發高質量發展活力。以冀南新區、經濟技術開發區、冀津循環經濟產業示范區等為平臺,加大與央企、京津市屬國企和行業協會的對接力度,聚焦中關村、通州、亦莊等重點地域,深入研究雄安新區建設對京津冀協同發展帶來的新機遇,精準承接產業轉移。同時,加強在交通、環保、教育、醫療、旅游、養老、金融等領域的合作,借力京津冀協同發展,拿出優質資源,引進資金、技術和戰略投資者,全面提升對外開放層次。
把招商引資作為“一號工程”,以產業鏈招商為重點,增強招商精準性,冀南新區、經濟技術開發區各引進1個超百億元的戰略支撐項目,20個縣(市、區)爭取各引進一個超50億元的重大產業項目。實行招商項目閉合管理,建立從簽約到落地“一條龍”服務機制,增強招商實效性。實施外貿三年攻堅提升計劃,設立出口退稅基金,加大對外貿企業的幫扶力度。建設市級對外開放綜合服務平臺,支持永年標準件市場爭創“市場采購貿易試點”,加快武安保稅物流中心、青島保稅港區邯鄲(雞澤)功能區建設,鼓勵鋼鐵、水泥等優勢企業走出去,參與“一帶一路”沿線地區建設,以投資帶動貿易、產業發展。(記者梁韶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