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雙創雙服”活動開展以來,復興區圍繞“科技興區、科技興企”思路持續發力,出臺三大政策,做到四個前移動,力促五個轉變,實現六大突破,將服務送上門,積極向傳統產業要效益,為新興產業騰空間,大力引進技術、人才、項目,助力企業發展,取得較好效果。
出臺三大政策,搞好“雙創雙服”活動頂層設計。頂層設計是指導工作開展的關鍵。復興區成立活動領導小組,有針對性地出臺《復興區精準服務重點科技型中小企業實施方案》《復興區高新技術企業培育活動實施方案》《復興區科技企業孵化器培育活動實施方案》,區級領導和部門分包全區30多家科技型中小企業,確保企業享受到好政策、好舉措,為各項任務目標和政策措施落實提供有力保障。
做到四個前移,推出“雙創雙服”政企直通車。工作重心前移,堅持把服務企業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辦公室搬到企業,把會議室挪到車間,一線聽取聲音,現場解決問題;政策宣傳前移,分門別類制作發放惠企政策明白卡,真正讓企業知曉享受優惠政策;技術服務前移,針對企業申報科技型中小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上的技術難題,邀請專家對企業進行小班培訓,確保企業足不出戶解決技術難題;科技成果前移,積極與市科技局、河北工程大學、河北大學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聯系,針對該區企業裝備制造等行業技術需求,采取訂單式科技成果轉化等方式,把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搬到企業里,讓企業進行選擇。目前,已對正華金屬等10余家企業“量身定制”進行了科技成果升級改造,取得良好效果。
力促五個轉變,構筑“雙創雙服”立體化服務網絡。由企業跑腿向上門服務轉變。堅持企業門內的事企業辦,企業門外的事政府辦,變企業上門問政策、問流程、問進度為帶政策、帶消息、帶技術上門搞服務,真正使企業專心搞發展。由單一服務向聯合服務轉變。制約企業發展的問題有時會涉及多個部門,根據企業需求,由牽頭部門直接向各主管領導匯報情況,聯合有關單位,深入企業搞調查、摸情況,分門別類制定措施,為企業提供差別化服務。由不專業服務向專業團隊服務轉變。引進第三方專業服務團隊,為企業申報項目、申報專利、申報高新等實施定制服務。由粗放服務向精準服務轉變。從企業需求出發,不斷為企業提供精準性、定制式服務。
實現六大突破,確保“雙創雙服”活動見實效。在科技創新投入上實現突破。為全面加強企業科技創新力度,該區制定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孵化器和眾創空間獎勵措施,2018年區級財政科技創新投入計劃350萬元,實現科技投入零的突破。在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和質量上實現突破。對有創業意愿或企業轉型的,為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促其成長;對成長性好、有發展潛力的企業,鼓勵申報科技型中小企業,并利用第三方專業團隊,為其定制服務;對科技含量高、發展前景好的企業,鼓勵其直接申報高新技術企業,促其盡快發展壯大。在高新技術企業創新能力上實現突破。在積極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轉型升級、盡快成長為高新技術企業同時,對發展潛力大的高新技術企業在校企合作等方面進行精準扶持,促其裂變式增長和跳躍式發展。在創新平臺建設上實現突破,提升科技孵化器和眾創空間的規模、檔次、創新能力和水平。在產業聚集上實現突破。2018年,以復興區經濟園區為依托,引進1-2家工業地產項目,力促優勢企業迅速聚集,建設互聯產業園、裝備制造產業園、精密鑄造產業園和新經濟產業園,實現高新技術產業抱團發展、互助發展和比賽發展的良好局面。在科技招商上實現突破。搶抓京津冀協同發展大好時機,招引北京、天津高新技術企業落戶復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