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技術河北轉化
——我省加快以高水平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上)
編者按2018年中國·廊坊國際經濟貿易洽談會(簡稱5·18經洽會)將于5月18日至21日在廊坊舉辦。今年的經洽會突出“創新協同開放”主題,是黨的十九大之后,我省舉辦的個大型國際經貿交流活動。
為5·18經洽會成功舉辦營造濃厚輿論氛圍,今天起本報推出《我省加快以高水平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報道,全方位報道我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持新發展理念,大力推進高水平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舉措和成效。敬請關注。
在全球新一輪科技與產業革命中,河北如何從“跟跑”到“并行”,甚至在更多領域“領跑”?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動力。引進國際先進技術成果在河北轉化落地,是提高我省自主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
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國際科技合作,依托中國·廊坊國際經濟貿易洽談會等重要平臺,激勵措施接連出臺,對接活動愈加豐富,對外合作企業、技術合作成果不斷涌現,為我省高質量發展增添了動力和后勁。
強化平臺載體,集聚全球技術資源為我所用
這幾天,秦皇島惠斯安普醫學系統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忠林,正忙著準備即將舉辦的5·18經洽會的參展事宜。“我們是國內健康管理行業的佼佼者,這次參加5·18經洽會,將跟世界醫藥行業的頂尖企業進行交流洽談,后能碰撞出什么火花,很值得期待。”
由商務部與省政府共同舉辦的我省唯一國家級展會——5·18經洽會,經過30多年的發展,已成為我省對外開放的重要平臺和載體。在去年5·18經洽會舉行的國外高端人才項目引進暨簽約發布會上,集中簽約了48個項目,簽約金額77.5億元。
“著眼于學習全球先進技術成果、開展高端技術對接交流,我省搭建了形式多樣的國際技術交流平臺。”省科技廳國際合作處處長蘇景軍說,圍繞京津冀協同發展、產業轉型升級、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領域的技術需求,我省按照國際化、市場化、特色化、專業化原則,著力做大做強5·18經洽會等平臺,積極舉辦針對性強的產業洽談、項目對接、專題論壇等活動,目前已與40多個國家建立起了長效合作機制。
在國際科技合作中,為突出高新技術企業的主體地位,我省以國家和省級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為依托,積極推動省內企業與國外高校、科研單位、技術轉移機構及企業共建國際科技合作基地,開展科研深度合作。
河北晨光生物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世界天然色素行業的領軍企業,辣椒紅產量居世界位,目前建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等省級以上科研平臺16個。為保障檢測技術達到國際前沿水平,該公司與歐洲頂級測試機構歐陸分析科技集團聯合實施了“辣椒及其提取物中合成染料的分析與控制技術聯合研發”,通過省科技廳的驗收,并被評為省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為更好地發揮基地的作用,我們對已評定的基地實施動態管理。”蘇景軍說,去年底,他們組織專家對2013、2014年度認定的31家省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進行了評估,晨光生物等5家基地被評為優秀等級,23家為合格等級,2家明年再次評估,1家取消基地稱號。
同時,精心篩選企業和科研單位向科技部申報國家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去年,共組織河北工業大學、晨光生物等4家單位申報國家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其中河北工業大學成功獲批。截至目前,我省共有國家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25家、省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87家。
在多種平臺的示范引領下,全省科技創新能力得到穩步提高。2017年,全省高新技術企業新增1079家,增幅是2016年的2.5倍,總數達3174家;全省規模以上高新技術企業增加值達2392.5億元,占工業增加值的18.4%,創歷史新高。
注重消化吸收,依托自主創新搶占技術高地
5月6日,秦皇島天業通聯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收到一個好消息。該公司為湖南亞光科技公司生產的中國首個總重量達500噸的游艇吊,成功交付廣東珠海游艇產業園使用,并通過了相關檢測。
天業通聯公司市場研發部部長王亞超介紹,他們是一家以生產橋梁架設、重型起吊設備為主的企業,通過投資入股意大利艾登技術設計公司,引進其在架橋設備、游艇吊等方面的先進技術,改進加工工藝,提升產品質量,取得了行業領先優勢,目前已成為中國、全球前三的橋梁裝備制造商。
“引進國際先進技術,關鍵在于消化吸收,轉化成為自己的技術優勢。”王亞超拿游艇吊舉例說,“游艇吊的大難點是,游艇載荷不均勻,吊裝時很難平衡。艾登公司雖然有制造經驗,但也沒有做過這么大的游艇吊。我們的技術人員刻苦攻關,不斷試驗,終摸索出通過8個吊點的合理設置實現吊裝平衡。”
依靠再創新帶來的產品核心競爭優勢,該公司拿到了科威特海灣大橋的架橋機訂單。就在3月底,該公司生產的1700噸重的超大型架橋機,將科威特海灣大橋后一孔、后一片箱梁架設完成,至此這座“世界第四跨海大橋”勝利合龍。
“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是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蘇景軍說,目前,我省一批企業通過直接投資、參股并購和設立研發基地等多種方式,對國際先進技術進行引進消化吸收,加速了再創新的步伐,在一些關鍵和核心技術上形成了新的競爭優勢。
唐山開元集團與日本松下集團合資成立唐山松下公司,對引進的電焊機生產技術進行消化吸收,成為國內大的焊接設備制造商,并與印度一家企業簽訂技術出口合同,使唐山市實現了由商品出口到技術出口的突破;奧潤順達與德國墨瑟公司合作,引進節能門窗技術并加以自主創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多套產品系統,承建了科威特王宮、俄羅斯大使館等著名建筑的門窗工程……
去年以來,我省陸續出臺《河北省利用外資和境外投資“十三五”規劃》《河北省人民政府關于落實國務院擴大對外開放積極利用外資若干措施的意見》《河北省科技創新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等多項政策,鼓勵支持企業“引進來”,加強國際科技合作。外商在我省設立或參與設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實驗室、制造業創新中心等研發機構,享受專項資金資助。
“科技創新,人才是關鍵。”省科技廳相關負責人說,為營造良好創新環境,我省對納入“外專百人計劃”的海外高層次人才來河北投資創業,給予科研經費和安家費補貼。海外人才帶成果帶項目來我省創業的也享受相關政策。(記者貢憲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