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在新三板掛牌公司中,新動能新產業新業態蓬勃發展,梯次已初步形成,新三板市場服務國家創新發展戰略的根基愈加深厚。”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高莉11日在發布會上表示,截至目前,共有10764家掛牌公司完成2017年年報披露工作,按期披露率96%。掛牌公司整體保持了高質量快速發展態勢,已披露年報的掛牌公司實現營收1.98萬億元,凈利潤1154.84億元,分別同比增長21.21%和14.69%。
其中,非金融企業共實現營業收入1.89萬億元,凈利潤1012.99億元,分別同比增長21.12%和17.79%,增速較上年提高3.64個和7.20個百分點。掛牌公司盈利能力維持較高水平,整體凈資產收益率8.69%。經過市場的發展培育,已有906家公司掛牌后實現規模升級,其中48家微型企業成長為小型企業,844家小型企業成長為大、中型企業。
同時,新三板公司的經營穩健性也在進一步提升,產業結構持續優化。具體來說,一是現代服務業引領作用增強。現代服務業(剔除金融業)營收和凈利潤分別同比增長26.94%和29.12%,其中信息技術業凈利潤同比增長49.01%,互聯網經濟、數字經濟、共享經濟表現突出。二是制造業向價值鏈中高端延伸。先進制造業營收占比61.84%,同比提高0.27個百分點。裝備制造業、高技術制造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分別較上年提高11.74個和2.30個百分點。三是環保與民生產業生態改善。涉及環保與社會公共服務等行業經營業績大幅改善,營收和凈利潤增速分別較上年提高14.28個和18.72個百分點,投資進一步擴張,增速同比提高2.24個百分點。四是高耗能產業產能繼續下降。石油加工、電力熱力、黑色金屬加工等行業投資均同比下降20%以上。
在信息披露方面,因未按時披露2017年年報而被處罰的新三板公司家數同比減少20家。1268家創新層公司中,除28家已提交摘牌申請的公司外,1193家按時完成2018年一季報披露,按期披露率達96%。
高莉表示:“在新三板掛牌公司中,新動能新產業新業態蓬勃發展,梯次已初步形成,新三板市場服務國家創新發展戰略的根基愈加深厚。”
披露2017年年報的10764家公司中,新經濟企業約4782家,占比44.43%,涉及高端制造、生物醫藥、科技服務等新產業以及新文化、新零售等新業態。其中有2138家新經濟企業生產投入的智力驅動、資本驅動、技術驅動因素表現突出,并體現了高成長性、高附加值、高回報率的產出效應,具有顯著的新經濟特征。
高莉還表示,對中小企業業績波動須客觀看待。掛牌公司中有3027家凈利潤增速超過50%,同時也有相當數量的公司業績大幅下滑。整體看,業績波動符合成長期中小企業發展的特點,部分行業研發期較長,典型如生物醫藥產業,普遍具有高投入、長周期的特征,在研發階段往往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且無盈利。同時,我國經濟正處于轉型升級時期,各種新技術新業態不斷涌現,部分行業可能面臨新興行業的沖擊,另有成長期企業處于戰略升級轉型階段,這些都可能對短期利潤造成影響。市場各主體應客觀看待中小企業業績波動,共同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和投資氛圍,以利于創新創業型中小企業的長期發展。
(責任編輯:于大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