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國際產能合作新樣板
——我省加快以高水平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下)
在2017年中國·廊坊國際經濟貿易洽談會上,河北37家具有優勢和代表性的企業參加了國際產能合作展。還是在這次經洽會上,省發改委對外發布了《國際產能合作白皮書》,支持優勢產業開展國際產能合作。
近年來,我省主動適應經濟全球化趨勢,緊緊抓住“一帶一路”建設和國際產能合作新機遇,依托自身在鋼鐵、建材、光伏、裝備制造、農業等領域的比較優勢,積極參與國際產業分工,統籌國內和國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推動實施了一批國際產能合作重大項目,在提升本省企業國際化水平、推進產業轉型升級的同時,也為項目所在國的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貢獻。
經貿合作日益密切,我省優勢產能不斷走出去
5月5日,從晶龍集團晶澳太陽能公司傳來好消息:該公司將為巴西首個PERC光伏地面電站項目提供8.1兆瓦的高效單晶PERC組件。
巴西大部分領土處于熱帶地區,日照時間長,光伏行業發展前景廣闊;晶澳高效單晶PERC組件能夠確保在高溫干旱環境下的高電力穩定輸出,有效保障發電收益——企業優勢產能與當地經濟發展需求一拍即合。截至2017年底,晶龍光伏產品全球出貨量超過27吉瓦,其越南晶硅項目還被列入“一帶一路”國家重大建設項目庫。
依托“一帶一路”建設等機遇,越來越多的河北企業開始走向國際市場。
我省是產業大省,具備較為完整的產業體系,擁有裝備制造、鋼鐵、石油化工三大支柱產業及食品加工、醫藥、紡織、農業等傳統優勢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也在加快崛起。
積極引導優勢產能走出去,從玻璃、水泥、鋼鐵等傳統產品出口,到在國外建廠、收購營銷渠道進行產業輸出;從單純開展工程項目建設,到提供設計、建設、運營的系統性解決方案……我省企業正在以優勢產能國際合作為重點,加速融入全球產業鏈、價值鏈、物流鏈,一個深度融入國際分工體系的“河北方陣”不斷壯大。
2017年,全省累計備案(核準)非金融類對外投資企業98個,對外投資實現總額40.5億美元,同比增長11.7%。其中,中方對外投資額37.8億美元,同比增長12.7%。我省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額也持續增長。今年1至3月,我省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企業13家,同比增長1.2倍;中方投資額3.8億美元,占全省中方投資額的22%。
為進一步推進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我省先后成立了河北省境外投資工作領導小組及河北省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通過建立投資信息平臺和信息共享機制,為企業開展國際產能合作提供相關信息,積極拓展對外交流平臺和合作領域。
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開展國際產能合作,延伸了我省優勢產能的產業鏈,延長了產業周期,能夠有效化解貿易摩擦,獲得穩定的能源與原材料供給,拓展市場空間。
根據《國際產能合作白皮書》,到2020年,力爭全省實現境外投資建設鋼鐵產能1000萬噸、水泥產能1000萬噸、玻璃產能1000萬重量箱。我省將培育一批有國際競爭力和市場開拓能力的跨國企業集團,建設一批以產能合作為重點的境外合作園區,實施一批以優勢產業為龍頭的重點產能合作項目,將我省真正打造成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的新樣板。
共享發展成果,河北企業積極服務當地經濟社會發展
如今,河鋼塞爾維亞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連璽,已經習慣了每天清晨到塞爾維亞斯梅代雷沃菜市場轉一轉。在這里,王連璽總能遇到向他熱情問候的當地居民。
2016年4月18日,河鋼集團簽約收購塞爾維亞斯梅代雷沃鋼廠,成立河鋼塞爾維亞有限公司,包括王連璽在內的7名中方管理人員被派駐塞爾維亞。通過全球配置資源、輸出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等,鋼廠發生了歷史性變化:收購僅半年,就結束了其連續7年虧損的歷史,成為塞爾維亞第二大出口企業。2017年,河鋼塞爾維亞公司經營情況恢復到歷史好水平。
河鋼集團給斯梅代雷沃鋼廠帶來的不僅僅是技術和管理的提升。
“我看到周邊的人消費能力提高了,銀行也開始提供利率更加優惠的貸款。整個城市都開始發生積極的變化,這在之前是完全不可能的。”河鋼塞爾維亞公司53歲的高爐維修主管佐蘭·帕維克深有感觸。
“一座鋼廠幸福一座城市”,這是當地人對河鋼塞爾維亞公司誠懇的評價。鋼廠所在的斯梅代雷沃市約有11萬人,其中三分之一與河鋼塞爾維亞公司息息相關。河鋼塞爾維亞公司讓5000多名職工有了穩定的工作和收入。今年年初,該公司一名普通員工維斯娜16歲的女兒還通過申請河鋼塞爾維亞公司的資助,得以到中國學習。
合作共贏,共享發展成果,河北企業和“一帶一路”沿線等國家的人民越來越緊密地連在一起。
在南非這個“彩虹之國”,冀東水泥之花的故事已經為當地居民所熟知。在該國林波波省塔巴茲姆比市,原本一片荒草的土地上,如今矗立著這個城市個現代化水泥工廠——曼巴水泥廠,這也是當地老少皆知的一座“中國地標”。
2016年1月1日正式投產的曼巴水泥廠,是北京金隅集團旗下金隅冀東水泥海外投資的個項目。之所以成為地標,并不僅僅因為它“年產120萬噸水泥”的生產規模。
這個工廠,還為當地帶去了先進的節能環保技術。因每年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約29000噸,南非政府特別給予了該項目1.7億蘭特(約合人民幣8300萬元)現金及稅收減免獎勵,這也是中國企業次在南非獲得政府頒發的獎勵。
這個工廠,還為當地提供了就業崗位。林波波省省長查普·馬薩巴薩介紹,曼巴水泥廠已經為該省創造了231個長期工作崗位和550個臨時工作崗位。工廠還將派遣50名本地員工分批次到中國進行培訓。
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越來越多帶著“河北烙印”的地標性項目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落地。提供就業崗位、捐資助學、保護生態、建設公共設施等,河北企業積極融入到當地建設中,服務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在合作中共享發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