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介會現場。記者趙曉慧攝
河北展區。記者趙曉慧攝
長城網5月19日訊(記者趙曉慧閆思宇)5月18日,共筑產業合作平臺打造創新發展高地——京津冀協同發展產業合作平臺推介會在北京舉行。這是三地協同辦聯合舉辦的首次產業合作平臺推介活動,來自三地的20余家園區、近200家企業參加推介。
作為第二十一屆中國北京國際科技產業博覽會12場推介交易活動之一,包括張家口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北京·滄州渤海新區生物醫藥產業園、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等在內的21家京津冀產業轉移對接協作中涌現出的優質園區,向到場嘉賓介紹了發展情況、園區特色及將為入駐企業提供的支持和服務。
科博會期間,京津冀三地協同辦還首次聯合舉辦產業協同發展成果展,重點展示三地在產業協同領域取得的發展成效。據了解,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以來,三省市堅決打破“一畝三分地”的思維定勢,不斷增強產業協同聯動,充分發揮北京創新資源豐富、河北空間廣闊、天津制造業突出等優勢,打通創新鏈、貫通產業鏈、延伸園區鏈,“2+4+N”產業合作格局加快構建,一批重大產業合作項目相繼落地,產業協同發展步入快車道,成果豐碩、成效顯著。
“2”即北京城市副中心、河北雄安新區。圍繞北京城市副中心、河北雄安新區功能定位,積極吸納和集聚創新資源要素,打造創新產業集群,促進產城融合、職住平衡。
“4”即曹妃甸協同發展示范區、新機場臨空經濟區、張承生態功能區、天津濱海新區等四大戰略合作功能區。目前,曹妃甸協同發展示范區累計簽約北京項目百余個,張承生態功能區農業、旅游、數據中心等綠色產業加快落地,張北云計算產業基地多個數據中心投入運營。北京新機場臨空經濟區相關規劃已經編制,雙方在共同推動共建共管體制創新。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管委會自揭牌以來新增注冊企業累計達四百余家,創新創業生態逐步完善。
“N”即一批高水平協同創新平臺和專業化產業合作平臺。京津合作示范區、武清京津產業新城和滄州、正定、保定等特色園區加快建設,集聚效應和示范作用逐步顯現。北京·滄州渤海新區生物醫藥產業園吸引百余個項目落戶,其中簽約北京醫藥企業近80家,成為“產業承接集聚化、園區建設專業化、異地監管協同化”的范例。
據悉,未來京津冀三地還將完善服務機制,優化發展環境,推動區域產業鏈上下游協同,促進各類平臺資源互享、政策互惠、功能互補、融合互動,全力打造創新發展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