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0萬人山西省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覆蓋廣
5月21日,山西省人民醫院心內科臨床工作經驗豐富的專家、簽約醫生張變花教授來到太原市晉源區南瓦窯村坐診。目前山西省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已覆蓋1700余萬城鄉居民。
山西省依托縣鄉醫療衛生機構一體化改革,形成“1名村醫+1名鄉醫+1名縣醫院醫生+多個成員”的“1+1+1+X”團隊服務模式。目前,全省50.7%的基層計生服務員參與到簽約團隊中,形成了以家庭為簽約單元,家庭成員分類管理,重點人群優先服務的方式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
山西以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撬動分級診療的成效逐步顯現,群眾就醫觀念發生了轉變。在城市,目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診療量較2016年同期增加1.6%。在農村,縣域內就診率提升3.84%。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門急診人次上升了14.98%,住院人次上升了8%。縣級醫院下轉患者增加1060人次,增長了57.39%,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格局已經形成。
山西省衛計委基層處處長張少然說,以39個縣鄉醫療衛生機構一體化改革試點縣為例,縣域就診率達到89.2%,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門急診人次上升了15個百分點,住院人次上升了8個百分點,均高于縣級醫院增長幅度。縣級醫院下轉患者增加1060人次,增長了57.4個百分點。不同級別醫療機構的功能定位更加趨于合理,常見病、多發病診療在不斷下沉,分級診療格局正在形成。(記者王海濱)
147家廣東科普云平臺匯聚優勢資源
5月20日,廣東首個科普云平臺——U點科普正式上線。
針對科普資源缺少互聯互通和高效配置,“碎片化”“孤島”現象普遍存在,“偽科普”“假專家”泛濫,缺乏真正的科學聲音等問題,U點科普提供不設上限的云存儲空間,廣州147家科普聯盟單位把擁有的科普視頻、圖書等資料內容,共同聚集在U點科普,讓廣州500萬家庭用戶時間可以在電視、手機看到全新的科普資源內容。
為建立科普傳播者與科普公眾新型服務形態,U點科普為廣州聯盟單位及公眾研發了一套科普活動服務支撐體系。科普單位進駐后,即可擁有專屬宣傳門戶,能在線發布活動信息、在線報名、在線投票、活動作品等功能服務,公眾可通過關注的形式與科普單位成員進行互動討論,在線分享科普知識。
此外,通過打造“科普天使團”等品牌活動,讓U點科普成為科普單位與公眾的溝通平臺,形成垂直于科普領域的社交平臺。
(記者葉青通訊員吳晶平)
150億元青島打造國際芯片產業園
近日,國內首個CIDM集成電路項目在青島西海岸新區開工建設。該項目由芯恩(青島)集成電路有限公司投資設立,將在青島西海岸新區快速集聚形成全產業鏈條,彌補山東省集成電路產業空白,并探索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新型產業模式,提升高端制造業核心配件國產配套率,支撐山東省乃至中國家電、汽車、機械制造等產業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
芯恩(青島)集成電路有限公司與八家集成電路產業知名企業簽約,攜手打造國際芯片產業園。據悉,CIDM集成電路項目一期、二期總投資約150億元,其中一期總投資約78億元,建成后可以實現8英寸芯片、12英寸芯片、光掩膜版等集成電路產品的量產。同時,吸引海內外知名芯片設計、制造、封測等企業落戶,打造集成電路上下游全產業鏈。
芯恩(青島)集成電路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汝京表示,CIDM集成電路項目經濟、社會效益顯著。預計2019年第三季度進行功率器件的生產,2022年滿產。同時,集聚和培育一批集成電路領域的高新技術人才,為近萬人提供就業崗位。
青島西海岸新區是中國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示范基地,是山東省首批大數據產業集聚區,形成了海信、海爾等以家電電子產品為骨干的產品生產體系和國內外知名品牌,并在智能電視、激光顯示、高端儀器儀表、光電元器件、視頻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細分領域取得國內領先地位。(通訊員韓麗記者王建高)
3方遼寧成立首家人工智能學院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騰訊云人工智能學院成立大會暨“互聯網+教育”合作簽約儀式日前在葫蘆島市舉行。揭牌儀式上,遼寧工程技術大學、騰訊集團、墨桐花開教育集團三方共同簽署“互聯網+教育”戰略合作協議。據悉,三方將共同建設遼寧工大—騰訊云人工智能學院,該學院也是遼寧省成立的所人工智能學院。
據介紹,簽約合作的三方團隊將聯合培養面向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領域的學術研究型人才和面向大數據、網絡空間安全和云計算等的專業技術型人才,以及面向電子競技、游戲開發、互聯網產品等“互聯網+”領域的跨界復合型人才,并負責遼工大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新專業的教學工作,共同建設人工智能實驗室。學院將從遼寧工業大學的學生中,招收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互聯網+等方向的騰訊卓越班,以培養“專業+人工智能”新工科方面的人才,同時將聯合培訓學校新工科教師。
遼寧工大校長梁冰在揭牌儀式上表示,相信騰訊和學校的合作一定能在科學研究、人才培養、產教融合等領域開創新局面,為遼工大專業轉型、新工科建設發揮重要作用。
(記者郝曉明通訊員王兵)
責任編輯:符雪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