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10日,上海合作組織青島峰會召開,習近平主席在會談中提到,要拉緊人文交流合作的共同紐帶,扎實推進教育、科技、文化等各領域合作。這對于推動青島市國際科技合作、促進與上合組織成員國之間共同創新發展是一重大機遇。
近年來,青島市著力建設“一帶一路”新亞歐大陸經濟走廊主要節點、海上合作戰略支點城市,已逐步構建起合作穩定、聯系廣泛的國際科技合作新格局。初步統計,青島市已設立重點企業海外研發中心48家、海外聯合實驗室5家。全市擁有國家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19家,居計劃單列市之首,占全省43%;山東省首批品牌國際科技合作基地3家。其中與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俄羅斯、白俄羅斯等29所知名工科院校建立了長期穩定合作關系,先后簽約合作院士團隊16個。以2013年中俄工科大學聯盟(阿斯圖聯盟)官方總部落戶哈爾濱工業大學青島科技園為契機,青島市與俄羅斯在科技領域的合作不斷取得新進展、新突破,累計舉辦40余場科技人文交流活動,中俄學術雙向互派近1600人,約有5萬人參與聯盟活動,先后舉辦五次大型國際會議,對接洽談高新產業項目涉及裝備制造、新材料、能源和環境保護、橡膠和塑料、電子和自動化、航空航天等多個領域,項目總數達80余個,累計吸引國外專家、代表2000余人,與俄羅斯高校、科研院所、專家達成合作協議13個。在青島第二屆國際技術轉移大會期間,舉辦了白俄羅斯明斯克科技園專場推介活動。青島大學、青島蔚藍生物集團等單位先后承擔2017-2018年度中國-白俄羅斯政府間科技交流項目,獲得國家項目經費300萬元支持。
國際科技合作在提升國家間要素流動與優化國家間要素配置的同時,還能幫助合作國突破低端鎖定、實現價值鏈攀升和產業升級。隨著“上合青島峰會”后續效應不斷擴展發酵,青島國際形象將進一步得到提升。下一步,青島市將承借“上合青島峰會”的東風,認真分析各成員國科技供給能力和科技需求情況,有針對性地“引進來、走出去”,依托各國科技創新優勢資源,不僅繼續發力引進國外先進技術,還要積極鼓勵科技創新型企業在各成員國建立研發中心、拓展國際科技合作市場空間,發展壯大科技產業。
一是將中俄科技合作打造成“一帶一路”合作新亮點。緊緊抓住中國“一帶一路”倡議、俄羅斯“歐亞經濟聯盟”發展戰略構想所提供的前所未有的歷史性發展機遇,充分利用中俄頂尖工科創新資源,以創新要素為源動力,依托中俄工科大學聯盟,建設阿斯圖聯盟中俄大學生創新基地、人才交流基地,實現跨區域聯動,分區域活動,推動中俄學生交流。擴建阿斯圖聯合研究生院,擴大兩國互派留學生人數。建設中俄兩國青年學生創新平臺、阿斯圖學術交流平臺等六大創新合作平臺。二是積極推動與上合組織各成員國間開展科技交流與合作。統籌國家戰略和地方特色,推動青島市高校院所、科研機構、創新型企業等與上合組織各成員國之間開展科技合作與交流。深化與白俄羅斯科技合作長效機制,在重點領域開展技術合作,對接科技項目和人才需求,實現互利共贏。三是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科技合作領域、路徑、措施等研究。推動青島科技創新發展規劃同各國科技發展戰略相對接,著力做好“搭平臺、拓渠道、促轉化”三篇文章,進一步拓寬青島國際科技合作空間,提升青島國際化城市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