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從下周開始,中關村科技園區西城園將面向企業,啟動年度的政策獎補資金兌現工作。與往年不同,今年申報企業無須再交營業執照、納稅證明等若干復印材料,從申請到后拿到獎補資金只需3個月時間。
從下周開始,中關村科技園區西城園將面向企業,啟動年度的政策獎補資金兌現工作。與往年不同,今年申報企業無須再交營業執照、納稅證明等若干復印材料,從申請到后拿到獎補資金只需3個月時間。
“過去的申報程序相對繁瑣,企業需要向園區管委會提供若干證明材料,還有層層的審核過程。一般從企業申請到獎補資金后落實,需要半年時間。”中關村科技園區西城園管委會副主任袁文說。以駐區高新技術企業360為例,這家企業每年申請到的專利就有上千項,這就意味著企業在申報相關獎勵資金時,需要提交上千份專利授權證明。即便是普通的高新技術企業,在申請相關獎勵時,所提交的各類證明材料摞起來也有四五厘米厚。
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今年中關村西城園管委會與西城區工商、稅務、知識產權局、質監局等多個部門協商,打通各部門之間的數據壁壘,實現企業信息共享。園區管委會需要企業提供的數據、信息,有一半以上可以直接從共享數據平臺中抓取。這樣一來,諸如營業執照、專利授權證明等材料,企業就無需再重復打印、提交,審核流程也大為縮減。
袁文介紹,西城區每年投向高新技術企業的各類政策性獎補資金有上億元,有的是支持企業自主創新,有的是完善科技服務平臺,有的是激勵創新創業人才,每年惠及200多家企業。創新能力突出的企業一年可領取獎補資金數百萬元。“對于大多數企業來說,幾百萬元不是小數目。作為政府部門,這筆資金越早兌現,越有利于企業進一步的發展。”
在優化政務服務方面,西城區還全面實施了“一號一窗一網一次”和“全科制”改革,大力精簡辦事流程,減少企業跑腿次數。以企業開辦為例,流程由7個環節減壓到2個,所用時間由原來的24個工作日減少到多3個工作日。新開辦企業全程電子化登記,做到“即時申請即時審核”,確保1—2日內實現執照發放。供水、燃氣、熱力、排水、通信等市政公共服務企業及服務事項進駐到區政務服務中心,實行并聯辦理。
日臻完善的服務體系,為企業創新創業營造了良好的生態圈。數據顯示,截至今年5月份,西城園已進駐高新技術企業1300余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259家;去年園區企業總收入980多億元,比上年增加23個百分點;企業利潤總額比上年增加56個百分點。2017年入駐園區的企業數量比上年增加30%以上。